齐大辉教授,中国家长教育与家庭文化学科带头人,“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源头教育思想提出者,家校公约协同教育机制提案者,家庭科学与市民公约倡导实践者,党建家风双轨制《市民夜校》实践者。中央党校社会情绪管理与群众工作创新课题专家,北京大学“EMBA后”专业课程创建人,解决家庭“后代教育、后院管理、后世传承、后任选择”教育实践者。 一、 主要职务:现任中国熊猫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专家,北京市教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家长教育与家庭文化研究分会会长。曾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大汇丰“EMBA后”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百万家长教育工程专家,北京人文奥运和谐家庭教育工程专家,银川市家长教育工程专家。二、 学术成果:其著作《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一次管一生的教育》、《家庭公约案例集》、《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形式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等受到全国读者欢迎;其中《新形式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2011年2月17日由《人民日报》书评,2012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21本“优秀党建读物”。《爱是一次共同成长》2019年被中国出版协会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为“中国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2009年1其指导的北京朝阳区望京街道实验区《市民夜校》与《家庭公约俱乐部》获全国妇联与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奖。2014年12月29日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家长教育—影响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文章,2015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文章。2015年4月3日《中国妇女报》专题报道《家庭公约》成为“最美家庭”孵化器。2015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CCTV12频道《见证》节目的《家规72小时》跟踪报道家庭文明建设成功案例。2016年12月29日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网《一纸公约,和谐了家庭、文明了社区》报道社区教育案例,2017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网《伴随成长,公约持家,协同教育》专题报道科研成果。2018年11月8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教育机制》协同教育理论文章等。三、理论观点: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长;依法治国,按约持家;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基础、公民素质源头、学校教育支点、群众工作桥梁、党群关系抓手。市民公约从家庭公约做起,学习型社会从学习型家庭开始,文明城区由文明家庭组成。成功是失败之母乃教育悖论,跳出教育做教育才能做成教育,教育事业成败取决于中国特色协同教育机制构建。当下国民素质知识多常识少、成人不成熟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家庭和谐、国家安全与民族命运。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家长教育学科需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立法推动中国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工程;成立中国家庭科学研究院,形成中科院、社科院、家科院三足鼎立的国家智库系统,推动党建家风双轨制协同教育机制形成,促进新时代家风文化创新与家国同构事业。今天多一所家长学校,明天便少一座社会监狱,现在多一份家长教育财政投入,未来将少十倍拯救孩子社会成本。家长教育重在案例分析与工具应用,孩子教育贵在家庭公约与习惯养成。未成年人问题本质是成人不成熟的问题,立德树人需家校公约协同教育,主战场在家庭而不是学校,主实施者是家长而不是老师;教师主导与家长主责及学子主体与社工主持四位一体才能构成协同教育机制。党员生活教育进家庭,党员带头公约讲文明,支部生活需要谈生活,家庭党群关系就是家长孩子关系。四、实践经历:其原创的《家庭公约》工具与《市民夜校》平台在全国历经十五年的科研实践,在三十二个城市有近百万的家庭实践,家庭公约是家庭交规,是家长持家过好日子的有效工具,可达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有效解决家庭沟通矛盾、高效实施家庭情绪管理、长效促进家人情感经营。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与人打交道如同国与国外交;说理无用,各有各理,公约有效,有依有据。人类文明始于家庭文化,公德以公序为基,公序以公约为准,公约以公会为先,公会以公益为念。家和而不同、谐而不争的基石是家人的公约精神,《家庭公约》是家庭宪法与家人交规,过好日子需约法在先,按约持家矛盾少快乐多,自然家和万事兴。人人都是从家门走出来的,《家庭公约》实验领域涉及到家庭、学校、企业、党政、社会。主要通过党政系统、教委系统、工青妇系统、企业社团系统等渠道稳步实验与实证传播。2016年,全国妇联沈跃跃主席分别到太原和北京的公约实验社区与试验学校调研,北京市文明办、市教委、妇联、社工委已通过政府采购形式推广家庭公约工具、培训公约社工队伍、总结家庭公约案例。北京市已有百所公约实验校在应用《班级公约》与《家庭公约》做家校协同教育,如北京门头沟区教委的《家校公约与协同教育》课题被评为2018年北京市精神文明与未成年人教育奖。北京市妇联十年公约实践总结被《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报道《家庭公约成为最美家庭孵化器》。江苏省妇联淮安实验区也被《中国妇女报》报道《淮安家庭公约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十几年来《家庭公约》已在辽宁省、福建省、山西省、湖南省、大连市、银川市、广洲市等省市地的教委与妇联系统得到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家长欢迎,造福了千家万户,培训了一批党政干部、校长园长、教师社工、家长志工、校外辅导员等。
共1个课程
查看全部课程